古代的一分是多少克

按正常计量方法的话,一斤=10两=500克;一两=10钱=50克;一钱=10分=5克。所以一分等于0.5克。

不过中药上就不能使用以上换算方式了,为了处方和配药特别是古方的配用需要进行换算时的方便,按规定以如下的近似值进行换算:1两=30克,1钱=3克,1分=0.3克,1厘=0.03克,一斤=十六两=一百六十钱=五百克,1钱=五百克/一百六十=3.125克,一分=0.3125克。

“钱”换算为“克”,人们普遍采用的换算方式是500克(1斤)/16(旧制十六两为一斤)/10(旧制十钱为一两)=3.125克(1钱),一些中医院校教材中也是这样的,实际上,这个换算方法也是有纰漏的。

古代量制历经多次变革,明代以后才大体稳定,变化较小,一斤基本在595克左右。

时间: 2024-06-16 15:53:55

古代的一分是多少克的相关文章

世界古代四大建筑分别是什么

世界古代四大建筑分别是西安秦兵马俑.埃及金字塔.宙斯神庙遗址.罗马广场.兵马俑是古代墓葬雕塑的一个类别.古代实行人殉,奴隶是奴隶主生前的附属品,奴隶主死后奴隶要为奴隶主陪葬,是殉葬品.兵马俑即制成兵马(战车.战马.士兵)形状的殉葬品.秦兵马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位于陵园东侧1500米处.秦始皇陵位于距西安市30多千米的临潼区城以东的骊山脚下.

古代四艺分别是什么

古代四艺分别是琴.棋.书.画,通常指中国文人所推崇和要掌握的四门艺术,又称为"文人四艺",或"秀才四艺",在古代是文人雅士把玩的艺术,是相当风雅的事情. 琴棋书画之所以能吸引文人雅士,是因为它不但能锻炼人的意志,陶冶人的情操,而且还包含着极其丰富.极其深刻.极其博大的人生哲理和和文化内涵.

中国古代的六艺分别是什么

中国古代的六艺分别是礼.乐.射.御.书.数,礼乐发源于原始社会宗教活动中的仪式(礼)和音乐歌舞(乐),周礼的范围已十分广泛,涉及政治.伦理.道德.礼仪等各个领域. 礼乐教育是"六艺"教育的中心.礼.乐不仅在贵族生活中融为一体,礼.乐的教育作用也是相互配合的.礼着重于训练人的外在行为规范,乐着重于陶冶人的内在精神情操.

古代的六艺分别是什么

古代的六艺分别是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能统称,起源于公元前1046年的周王朝,直至唐代随着科举制的产生而逐渐消亡,它是周王官学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出自<周礼·保氏>:"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御,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六艺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礼.乐.射.御.书.数.<五经述解>:"六艺数家或以[诗]代[乐],缘古人诗以合乐者,实[乐]方正宗也."礼:礼节(类似今日德育教育).五礼者,

古代科举考试分几个等级

科举是我国古代首创的朝廷选拔人才的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那古代科举考试分几个等级呢? 童生,第一级县试,是刚开始学习的小孩. 秀才,第二级府试,最低级的考试合格者称为生员,也叫秀才. 举人,第三级院试,秀才应三年一度的乡武,合格者称为举人. 贡士,第四级乡试,参加全国范围科举考试及格后获得的资格. 进士,第五级会试,举人参加在北京的会试殿试,合格者称为进士. 探花,第六级殿试,殿试第三名称探花. 榜眼,第六级殿试,殿试第二名称榜眼. 状元,第六级殿试,南宋以后,殿试第一名称

中国古代四大名琴分别是什么

中国古代四大名琴指的是齐桓公的号钟.楚庄王的绕梁.司马相如的绿绮和蔡邕的焦尾."号钟"是传说中周代的名琴,居古代四大名琴之首,此琴音之宏亮,犹如钟声激荡,号角长鸣,令人荡胸生云.据说"绕梁"是一位叫华元的人献给楚庄王的礼物,其制作年代不详.楚庄王自从得到"绕梁"以后,整天弹琴作乐,陶醉在琴乐之中.

中国古代三大名楼分别是什么

中国古代三大名楼指的是:江西南昌的滕王阁.湖北武汉的黄鹤楼.湖南岳阳的岳阳楼.作为中国古代中华民族传统建筑艺术独特风格和辉煌成就的杰出代表,象征着中华文明五千年积淀的文化.艺术和传统.亦被文人雅士所称颂.

古代的一分深有多长

不同时代的标准不太一样,到清代已经和现在一样了,现在的1米等于市值的3尺,一尺是10寸,1寸是10分,那么1分相当于3.33333毫米,再往以前更少些,到汉代大概在3毫米左右

中国古代的五毒分别是什么

五毒分别是:壁虎,蜈蚣,蛇,蟾蜍,蝎子. 五毒是指蝎子,蛇,壁虎,蜈蚣,蟾蜍,这五种毒物是汉族民间盛传的一些害虫,汉族民俗认为每年夏历五月端午日午时,五毒开始孽生.于此日午前在屋角及各阴暗处洒石灰,喷雄黄酒.燃药烟,以灭五毒,驱秽气.与此同时,将灰尘垃圾扫于室外,以净其室.因为我国大部分地区蜘蛛都是极小,毒性忽略不计的,所以不在五毒之内. 民间认为五月是五毒出没之时,民谣说: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 端午节驱五毒用意是提醒人们要防害防病.每到端午节,民间要用各种方法以预防五毒之害.一般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