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重大医疗过失怎么办

一、重大医疗过失行为有三类:

(1)导致患者死亡或可能为二级以上的医疗事故;

(2)导致了3人以上人身损害的后果;

(3)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二、重大医疗过失行为,不适用当事人申请处理程序和当事人协商处理(民事责任除外),其处理机关应是卫生行政主管机关和法院:

1、它不属于当事人协调处理的范围(民事责任除外),当事人自行协商无效。

2、它不适用当事人申请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解决的程序。

3、它同样应适用诉讼优先原则,即凡诉讼中可能处理的问题,卫生行政部门不处理或终止处理。但责令医方采取救治措施、对违反报告义务行为的处分等行政专有职权仍应履行。

【法律依据】:《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报告制度的规定》第一条,为防范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的发生,正确处理医疗事故,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制定本规定。

时间: 2022-12-01

发生重大医疗过失怎么办的相关文章

护士发生医疗过失怎么处理

(一)护士发生医疗过失对护士本人的处理: 一般对造成医疗差错的护士进行通报批评,并取消其当年晋升职称和评先选优资格,扣罚绩效工资:严重的直接开除.扣罚负有管理责任的科主任.科护士长当月绩效工资和岗位津贴. (二)护士医疗过失对于病患的处理: 如果医疗行为经过医学会鉴定,结论构成医疗事故,医院承担全部责任.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十八条规定,已确定为医疗事故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医疗事故争议双方当事人请求,可以进行医疗事故赔偿调解.调解时,应当遵循当事人双方自愿原则,依据本条例计算数额.

医疗过失行为有哪些

医疗过失行为有: 1.诊断过程中的过失医疗行为: 2.术前未能进行充分有效的告知: 3.手术中的过失医疗行为: 4.护理中的过失医疗行为: 5.用药中的过失医疗行为: 6.输血中的过失医疗行为: 7.由于各种原因,使患者发生内源性或者外源性医院内感染: 8.孕产妇保健中过失医疗行为: 9.医疗美容中的过失医疗行为. 根据<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由医疗机构就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不存在过错承担举证责任."

医疗过失如何定性

医疗过失行为是指医务人员在医务活动中因违反了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不是主观故意而是客观上有过失造成患者损害的医疗行为.认定医疗行为是否有过失的关键在于医疗行为是否违反了有关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诊疗护理规范.常规和是否存在主观故意.衡量医疗行为主体是否有过失,不能凭主观推断,而要靠认真.科学地判定.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五十五条规定,医疗机构发生医疗事故的,由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医疗事故等级和情节,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责令限期停业整顿直至

哪几种情形为重大医疗过失行为

医疗过失行为的构成要件就是衡量一个医疗行为是否是过失行为的标准. 导致患者死亡或者二级以上医疗事故,导致三人以上损害后果等其他规定的情形.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14条规定,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分为三类: 1.第一类导致患者死亡或者可能为二级以上医疗事故的: 2.第二类导致三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的: 3.第三类,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的.

医疗过失行为如何赔偿

医疗过失行为的赔偿是: 1.医疗费:根据医疗机构出具的医药费.住院费等凭证,结合病历和诊断证明等相关证据确定; 2.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 3.护理费:根据护理人员的收入状况和护理人数.护理期限确定; 4.营养费:根据受害人伤残情况参照医疗机构的意见确定等.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三条,处理医疗事故,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及时.便民的原则,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做到事实清楚.定性准确.责任明确.处理恰当.

医疗过失需要承担什么责任

医疗事故中医疗过失行为医院责任程度分为:完全责任.主要责任.次要责任.轻微责任. [法律依据] 根据<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第三十六条,专家鉴定组应当综合分析医疗过失行为在导致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作用.患者原有疾病状况等因素,判定医疗过失行为的责任程度.医疗事故中医疗过失行为责任程度分为: (一)完全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完全由医疗过失行为造成. (二)主要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主要由医疗过失行为造成,其他因素起次要作用. (三)次要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主要由其他因素造成,医疗过失

何为医疗过失行为

医疗过失行为是指医务人员在医务活动中因违反了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不是主观故意而是客观上有过失造成患者损害的医疗行为. 认定医疗行为是否有过失的关键在于医疗行为是否违反了有关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诊疗护理规范.常规和是否存在主观故意.衡量医疗行为主体是否有过失,不能凭主观推断,而要靠认真.科学地判定.

漏诊是医疗过失吗

漏诊只是医疗过错行为的一种表现形式.从法律的角度说,医疗过错可以是造成医疗事故的原因,也可以是鉴定为不属于医疗事故的医疗损害事件.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三十七条规定,发生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的,应当提出书面申请.申请书应当载明申请人的基本情况.有关事实.具体请求及理由等. 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身体健康受到损害之日起1年内,向卫生部门提出申请.

医疗过失等级如何进行划分

医疗事故等级的划分,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条规定,根据对患者人身造成的损害程度,医疗事故分为四级: 一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的: 二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 三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 四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的.具体分级标准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